登陆

特朗普“作妖”:币圈崩盘,黄金暴涨,全球遭殃!

author 2025-04-05 36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黄金美股港股贸易战关税

特朗普的“對等關稅”:一場金融市場的地震?

一夜驚魂:市場的恐慌性反應

2025年4月,華爾街那幫西裝革履的傢伙,大概集體失眠了。特朗普又來了,帶著他那套“美國優先”的劇本,這次的道具是“對等關稅”。行政令一出,全球金融市場像是吞了顆炸彈,比特幣從雲端狠狠摔向地面,黃金價格則像火箭一樣,直衝雲霄。DXY美元指數,這個曾經耀武揚威的傢伙,也灰溜溜地跌破了102。美股期貨更是慘不忍睹,短短15分鐘,2萬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。別跟我說什麼理性分析,市場的價格語言最誠實,它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:恐慌!赤裸裸的恐慌!

從“左達右餅”到“左港右金”:投資策略的巨變

前幾年,投資圈裡流行一種“土豪”玩法,叫做“左達右餅”。什麼意思?左手抱著英偉達這種美股科技界的“扛把子”,右手攥著比特幣,玩的就是心跳,追求的就是高風險高回報。那時候,誰跟你談什麼價值投資,誰就是老古董。但現在呢?風向變了!那些曾經瘋狂的賭徒,現在都變得小心翼翼。他們開始信奉“左港右金”——左手買入那些被低估的港股,尋找一絲增長的希望;右手死死抓住黃金,把它當成末日方舟。這種策略的轉變,可不是鬧著玩的。這意味著,市場的風險偏好徹底逆轉,從追逐高收益,變成了恐懼風險。是什麼讓這些人一夜之間變得如此謹慎?答案,或許就藏在特朗普那份充滿火藥味的關稅政策裡。

“對等關稅”:一場精心策劃的鬧劇?

行政命令的細節:漏洞百出的“互惠”公式

2025年4月2日,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兩項關於“對等關稅”的行政命令,乍一看,氣勢洶洶,彷彿要重塑全球貿易格局。命令的核心內容是:對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10%的“最低基準關稅”,然後,再對那些與美國貿易不平衡最嚴重的約60個國家,額外徵收關稅,稅率高達對方對美國進口關稅的一半。白宮那些官員,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,信誓旦旦地說,這能“重振美國工業”,讓造船、飛機、芯片這些高科技產業,統統搬回美國。聽起來是不是很熱血?但仔細一琢磨,就會發現,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!

特朗普政府用了一個簡單到令人髮指的公式來計算這些關稅:MAX(10%,(進口額 - 出口額)/進口額)。翻譯成人話,就是用貿易逆差除以進口額,算出一個比例,然後取這個比例和10%之間的最大值,作為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的依據。舉個例子,表格上顯示,中國對美國徵收67%的關稅,所以美國的“對等關稅”就定為34%,正好是對方的一半。這種算法,簡直是侮辱智商!一個Excel表格拉出來,10分鐘就能搞定,還美其名曰“互惠關稅”。說白了,這就是特朗普在用最粗暴的方式,威脅那些貿易夥伴。

“談判窗口”:一場菜市場式的討價還價?

更可笑的是,特朗普似乎也知道這套方案太過強硬,特意留了一周的“談判窗口”。基準關稅4月5日生效,額外對等關稅4月9日生效,在這期間,各國可以和美國談判,降低關稅。美國財長貝森特甚至公開喊話:“我建議所有國家不要採取報復行動,大家可以談嘛!”這場景,像不像菜市場裡的大媽在討價還價?先獅子大開口,把價格喊得高高的,然後等著對方還價。這種政策制定方式,哪裡像大國博弈,分明就是一場“草台班子”式的表演!

後果不堪設想:滯脹風險與企業信心的崩潰

但這場表演的後果,卻一點也不好笑。中金公司測算,如果這些關稅完全落地,美國的PCE通脹可能會上升1.9個百分點,實際GDP增速下降1.3個百分點,直接掉進“滯脹”的泥潭。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也警告說,亞洲國家最容易受到關稅的衝擊,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嚴重打擊企業的信心,進而影響資本支出和貿易。市場的恐慌情緒,迅速蔓延,比特幣應聲跳水,黃金則成為資金避難的港灣。所以,別看這場“對等關稅”像鬧劇,它造成的影響,卻是實實在在的,而且很可能是災難性的。

比特幣與黃金:避險邏輯的AB面

比特幣的過山車:高波動性與流動性依賴

特朗普關稅政策公布當晚,加密貨幣市場簡直是經歷了一場腥風血雨。消息剛出來,比特幣就像打了雞血一樣,蹭的一下竄到88,000美元,刷新了3月25日以來的最高點,漲幅超過5%。但好景不長,隨著額外對等關稅的消息一出,比特幣立刻被打回原形,跌破82,500美元。這種上躥下跳的表現,讓人看得心驚膽戰。

與比特幣的驚魂一幕相比,現貨黃金的表現則穩健得多。它短時間內突破3,160美元/盎司,繼續刷新歷史新高。這兩者的表現,形成了鮮明的對比:比特幣,根本就沒有什麼避險屬性可言,說白了就是一個高風險的投機品;而黃金,則在市場動盪中,扮演了“定海神針”的角色。

比特幣的高波動性,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。Blockforce Capital的數據顯示,3月24日,比特幣30天年化波動率攀升到了71.28%,創下了近一年來的新高。要知道,2月23日的時候,這個指標還只有30.98%。這種過山車式的波動,恰恰反映了比特幣的核心屬性:它高度依賴全球流動性,與流動性的相關性高達83%。當市場情緒樂觀、資金充裕的時候,比特幣可以一飛沖天;但一旦流動性收緊或者不確定性加劇,它往往是第一個倒霉的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,無疑加劇了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,比特幣的跳水,也在情理之中。

比特幣波動性

不過,我們也不能完全看空比特幣。BitMEX聯合創始人Arthur Hayes在推特上表示,如果比特幣在4月15日美國稅務日之前,能夠守住76,500美元的支撐位,“我們就算脫離險境了”。他還提醒投資者“不要被震蕩行情割韭菜”。從技術面來看,比特幣在86,000-87,000美元附近,有大量的拋壓,但昨晚插針至88,500美元,已經消耗了一部分拋壓,為下一波上漲埋下了伏筆。比特幣的中繼點位,可能在93,000-97,000美元之間,終極目標在100,000-105,000美元。可見,儘管短期波動劇烈,比特幣仍然有上漲的空間。

比特幣技術分析

黃金的避風港:經濟基本面與抗通脹屬性

與比特幣相比,黃金則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邏輯。世界黃金協會提出,黃金收益率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近似:黃金收益率 = 3 × 全球名義GDP增長率 - 1 × 全球其他投資市場增長率。這個公式通過回測,解釋了黃金過去92%的價格變化,顯示其核心驅動力在於經濟基本面和資金博弈。在當前“滯脹”風險加劇的背景下,黃金的抗通脹和避險屬性,被充分激活。2024年,黃金以美元計價上漲27.2%,2025年初以來,繼續突破3,160美元/盎司,表現遠超比特幣。所以,當市場充滿恐懼和不確定性的時候,黃金才是真正的避風港。

美聯儲的兩難:加息還是觀望?

政策困境:通脹預期與經濟放緩的拉鋸

特朗普的關稅政策,不僅衝擊了加密貨幣和黃金市場,也讓美聯儲陷入了兩難的境地。2025年4月3日,美聯儲理事阿德裏安娜·庫格勒表示,在通脹上行風險消退之前,維持當前利率水平是合適的。她指出,近期通脹降溫的進程停滯了,消費者長期通脹預期攀升至32年來的高位,政策變化可能會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。儘管一次性關稅對通脹的影響理論上是短暫的,但如果波及多個領域,其影響可能會更為持久。這話說得含蓄,但意思很明確:美聯儲現在非常糾結,加息吧,可能會扼殺經濟;不加息吧,通脹可能失控。

市場反應:美元走弱與國債收益率下降

美聯儲的“觀望”態度,直接影響了市場的流動性。4月3日,美元指數DXY失守102,日內跌幅1.67%,創下去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;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期貨收益率分別下跌10個基點,至4.06%和3.798%。美元走弱和國債收益率下降,反映了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,也為黃金的上漲,提供了支撐。簡單來說,市場正在用腳投票,表達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。

美元指數

不確定性的迷霧:貿易戰的陰影

最壞情況的計價:市場的恐慌與反彈的可能

與此同時,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的波動。有交易員分析指出,當前市場正在計價“最壞情況”,美股股指期貨大跌、比特幣衝高回落,都是這一過程的體現。但他也認為,4月5日之前的不確定性,可能是近期頂峰,若各國與美國談判取得進展,市場信心有望回暖。這種說法,多少帶有一些自我安慰的味道。畢竟,特朗普的政策向來難以預測,誰也無法保證,他會不會突然變卦。

報復性關稅的風險:一場大規模貿易戰的爆發?

也有觀點則警告,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性關稅,一場大規模貿易戰可能爆發,對通脹和經濟造成雙重打擊。這種可能性,絕對不能被忽視。要知道,貿易戰一旦打響,沒有人是贏家。它不僅會擾亂全球供應鏈,還會加劇通脹,最終損害所有國家的利益。所以,現在的市場,就像坐在火藥桶上,隨時都有可能爆炸。

投資策略的轉變:尋求安全與多元化

“左達右餅”的破滅:高風險策略的脆弱性

“左達右餅”策略的流行,離不開2020-2021年的市場環境。那是一個風險偏好極高的時期: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推動了美股牛市,英偉達股價從2020年的100美元左右飆升到2021年的300美元以上(拆股調整後);比特幣則在2021年突破6萬美元。那時候,似乎只要敢冒險,就能賺得盆滿缽滿。

然而,這種高風險策略的脆弱性,在2022年暴露無遺。美聯儲加息、全球經濟放緩、地緣政治風險,讓美股和加密貨幣市場雙雙暴跌。“左達右餅”的投資者,損失慘重,血本無歸。這也讓他們意識到,市場並非永遠都是狂歡,風險管理,才是投資的重中之重。

“左港右金”的崛起:市場避險情緒的蔓延

2025年,特朗普的關稅政策,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,投資者開始轉向“左港右金”策略:放棄了對高風險資產的盲目追逐,轉而尋求更穩健的投資選擇。這背後,反映的是市場避險情緒的蔓延,以及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。

2025年的投資選擇:大類資產的博弈

從“左達右餅”到“左港右金”,本質上是投資者從追逐高增長,轉向尋求安全和多元化的結果。交易員預測,如果關稅政策按當前數字落地,比特幣本週的高點可能就在88,500美元,下週美國納稅季流動性仍然緊張,預計反彈高點在90,000-91,000美元。而黃金則可能繼續受益於避險需求,保持上漲勢頭。

特朗普的“對等關稅”政策,將全球貿易體系推入新一輪博弈,也在金融市場掀起了連鎖反應。短期來看,政策不確定性可能繼續打壓市場信心,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,將面臨流動性壓力。但從技術面看,比特幣仍有上漲空間,若能守住76,500美元支撐位,未來可能衝擊10萬美元大關。黃金則在“滯脹”風險下更具優勢,預計2025年將繼續刷新高點。

對於投資者來說,2025年需要更加關注大類資產之間的博弈。港股和黃金的組合,或許是應對不確定性的一種明智選擇。正如老話所言:“在任何市場環境下,總有一個資產是牛市。”讓我們拭目以待,2025年的市場將如何演繹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huosanw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