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苏州银行大股东增持计划及"苏行转债"强赎风险解析:银行板块回暖下的资本运作

author 2025-01-14 75人围观 ,发现1个评论 苏州银行国发集团增持可转债强赎

新年伊始,苏州银行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国发集团)的增持计划引发市场关注。国发集团计划于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增持苏州银行股份不低于3亿元,增持方式包括深交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,且不设价格区间。此举体现了国发集团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。

截至目前,国发集团持有苏州银行5.37亿股,持股比例达14%。自2019年苏州银行上市以来,国发集团通过多次增持,持股比例已从9%提升至14%。2024年前三季度,苏州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.79亿元,同比增长11.09%,资产规模突破6700亿元,不良贷款率仅为0.84%,资本充足率处于稳健合理区间,显示出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抵御能力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苏州银行同时发布公告,提示”苏行转债”可能满足赎回条件。若未来11个交易日内有5个交易日苏州银行股票收盘价不低于8.05元/股,将触发”苏行转债”的有条件赎回条款。截至1月9日,苏州银行收盘价为8.06元/股,强赎的可能性较高。强赎将促使可转债投资者加快转股,而国发集团的增持计划也包含通过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股份。

苏州银行并非个例,去年以来多家银行获得大股东增持,例如南京银行、光大银行等。这与银行板块整体回暖、股价上涨密切相关。银行股价的回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银行转债转股难度大的问题,增加了强赎的可能性。

银行发行可转债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。可转债相较于定增和配股,对投资者和发行人都有优势,但最终能否实现全额补充资本存在不确定性。可转债的退出方式包括转股、强制赎回、到期赎回和回售等,其中转股最为常见。

成都银行的”成银转债”已于2025年2月6日触发强赎,这再次印证了银行板块回暖下,银行转债强赎概率的提升。当前市场存续13只银行转债,大部分将于2027年、2028年到期,未转股比例普遍较高。

总结来看,苏州银行大股东的增持计划以及”苏行转债”可能面临的强赎,是银行板块回暖背景下资本运作的典型案例。这既反映了大股东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,也体现了银行通过可转债补充资本、优化资本结构的策略。未来,随着银行股价持续上涨,更多银行转债可能面临强赎的风险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相关信息。

已有1条评论
  • 2025-01-14 15:46:34

    苏州银行大股东增持和苏行转债可能被强赎,信息量很大!感觉这波操作主要目的是补充资本,优化资本结构,也反映了大股东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。不过,文中提到银行转债强赎概率提升,以及未来可能面临更多强赎风险,投资者需要谨慎,不能盲目跟风。
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huosanw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