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史上最长牛市”? 别逗了!不过是二战后全球化红利堆砌起来的、被宽松货币政策无限放大的一个幻影罢了。从废墟中站起来,到特朗普上台,这期间累积的财富,让那些信奉“无脑买入并持有”的被动投资者们尝尽了甜头,也让他们彻底丧失了风险意识。然而,盛宴终有散场时。推动这轮牛市的结构性顺风,现在不仅停滞,更是在加速倒转。
全球化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剧本,从克林顿到奥巴马再到拜登,如今已被彻底撕毁。特朗普的出现,如同一个破坏者,粗暴地终结了这场由精英阶层主导的游戏。别指望全球化那一套死灰复燃,时代变了。
别以为民粹主义只是美国的“特产”,这股浪潮正在席卷全球。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掌控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而民主党内部,也正在上演着一场民粹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权力斗争。可以预见,最终胜出的,将是更贴近民众诉求的一方。
全球主义和民粹主义,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哲学。你必须更新你对两党的认知。差异依然存在,但在核心的民粹主义议程上,他们会越来越趋同:推崇蓝领工作、强调再工业化、挥舞关税大棒、鼓吹民族主义…自由贸易?那玩意儿在政治上已经臭大街了。区别只在于力度和速度,而非方向。
从里根到奥巴马,精英共识承诺通过自由贸易、开放资本流动和全球化,为美国带来繁荣。的确,金融家和科技巨头赚得盆满钵满。但对于美国锈带地区,这带来的却是社区衰败、工资停滞和毒品泛滥。民粹主义不是偶然,它是长期积累的矛盾爆发的必然结果。 这股民粹主义的风,它真实的刮起来了,而且会越刮越猛。
别再傻傻地以为“学编程”就能改变命运了。如今,两股强大的力量正在汇聚,推动着工资大幅上涨:再工业化带来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,而移民限制则大幅缩减了劳动力的供给。即便有自动化加持,工厂和供应链的回流,依然需要大量的工人。每一座新建的半导体工厂、电动汽车电池工厂,都需要工程师、技术员、建筑工人以及后勤人员。别忘了,《芯片法案》和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可是为国内制造业注入了数千亿美元的真金白银!
同时,无论是通过边境管控、驱逐还是减少签证审批,新工人的流入都受到了严格限制。共和党恨不得把所有非法移民都赶走,而民主党,至少也在默许驱逐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。趋势已经很明显:进入就业市场的工人越来越少。
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:当劳动力需求增加而供给收缩时,工资必然上涨。这绝不是什么短暂的现象,而是一个可能持续数十年的结构性转变。在未来许多年里,你将第一次看到工资涨幅超过通胀率和金融资产的回报率。这意味着什么?是时候All in你的职业生涯了!努力工作,学习有价值的技能,尤其是那些与国内生产和实体基础设施相关的技能。你的人力资本,也就是你赚钱的能力,正在加速升值。这是一个通过收入,而非资产增值来积累财富的绝佳机会。
即便在通胀环境下,情况也是如此。我预计未来十年,由于去全球化、关税以及劳动力短缺等因素,通胀率将在3%到9%之间徘徊。但如果你的工资每年以高于通胀率5%的速度增长,物价上涨对你来说,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。当那些资产所有者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投资组合停滞不前时,你的实际财富却在悄悄地增长。
在全球主义盛行时期,华尔街曾是美国最重要的利益集团。他们的利益,被视为等同于国家利益。自由资本流动、放松监管、必要时的救助…华尔街予取予求。似乎每一位财政部长,都直接来自高盛。
但如今,随着去全球化浪潮的推进,华尔街迅速在政治和公众层面失宠。那些金融精英们可能还没意识到,但他们已经失去了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盟友和权势。他们就像一群仰望着天空中的怪异亮光,却不明白自己时代即将终结的恐龙。
华尔街还没有认清自己地位的下降,他们仍然天真地期望美联储会在他们遇到麻烦时出手相救。他们还以为那个著名的“美联储看跌期权”(央行承诺降息以拯救市场)仍然有效。但事实并非如此!
自2021年以来,每个政治家都吸取了一个关键教训:如果你是民选领导人,而国内存在通胀,你就会输掉连任竞选。就这么简单!这彻底扭转了围绕货币政策的政治动机。精明的政客现在正向美联储施压,要求其维持高利率,因为降息有可能使经济重新通胀,而通胀会让他们丢掉饭碗。
即便市场暴跌,当前的政治考量也是优先抗击通胀,而非拯救资产价格。华尔街想哭就哭吧,但在民粹主义的大环境下,他们的眼泪换不来选票。事实上,许多选民会为华尔街的受挫而欢呼。这个残酷的现实,还没有完全反映在市场价格中。
是时候停止自欺欺人,别再把股市和实体经济混为一谈了!在金融资产和股市下跌的同时,你的工资和生活质量完全可以提高。对于30岁以下的人来说,这反而是理想的情况——你终于有机会用不断上涨的工资,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住房和股票。
拿苹果公司举个例子。假设他们必须将生产和劳动力回流到美国,由于国内生产效率较低,他们的利润率会大幅下降。毛利率降至20%,而且在高利率环境下,市场不会再认可如此激进的市盈率,所以市盈率降至25(即便如此,仍然高于历史均值)。假设在接下来的十年里,由于苹果公司仍然是一家卓越的公司,他们设法使营收翻倍。到2035年,他们的每股营收约为200美元,但每股利润仅为40美元,股价为1000美元。
这就是金融资产如何陷入长期熊市(10年以上),而公司仍在盈利并给员工加薪的情况。即便商业活动增长、工资上涨,股价实际也可能下跌50%。这绝不是纸上谈兵,而是1989年后日本真实发生的情况。当年,日经指数触及近4万点,然后崩盘。三十多年后的今天,它仍然没有完全恢复。如果你在峰值时买入日本股票并持有一代人的时间,按实际价值计算,你仍然处于亏损状态。当一个建立在宽松货币和全球化基础上的金融化经济体,不得不适应新现实时,就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美国金融资产很容易陷入“失落的十年”(甚至二十年)。对婴儿潮一代行之有效的被动投资策略,可能会给下一代带来惨淡的回报。对于那些迷信指数基金的人来说,这将会是一场噩梦。
此时,你可能想知道,在这种新的政治经济格局中,谁会成为倒霉蛋?主要有两类群体:高利润率的大公司,以及年纪太大而无法从工资增长中受益的婴儿潮一代。那些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公司,比如那些将生产外包、优化全球供应链、支付极低工资的公司,将面临痛苦的调整。生产回流意味着成本上升,劳动力稀缺意味着工资上涨,关税意味着投入成本更高。所有这些,都会压缩他们此前极高的利润率。他们仍然会盈利,但利润减少,投资者会对这些减少的利润给出更低的估值。真正的受害者,是那些退休人员和即将退休的人员,他们资产丰富,但收入微薄。
在数十年政策迎合他们的利益之后,婴儿潮一代的优势已经结束。他们已经退出了劳动力市场,所以工资上涨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。他们的退休账户大量投资于股票和债券,而这些资产可能会多年停滞或下跌。与此同时,通货膨胀侵蚀着他们的固定收入。这是一场三重打击:资产下跌、成本上升、无法赚取更多收入。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,更是一个代际公平的问题。婴儿潮一代享受了二战后繁荣的成果,低价购入房产,看着他们的股票几十年里每年上涨10%,然后过河拆桥。如今,当他们试图兑现这些收益时,会发现买家变少了。许多人预期的、大规模的代际财富转移,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。
在这种新范式下,赢家很明显:蓝领工人、进入职场的年轻人,以及持有比特币和黄金等另类资产的人。电工、水管工、焊工、机械师、建筑工人…任何制造或修理实体物品的人,都有望获得巨大的收益。这些工作无法外包,对于再工业化至关重要,而且面临的劳动力竞争在减少。对于这些工人来说,工资停滞的时代已经结束。他们将获得高薪,并重新享有社会地位。
如果你刚刚二十岁,这种转变对你有利。在你的职业生涯中,你将赚取更高的工资。在资产价格下跌后,你最终将以更合理的估值购买资产(住房、股票)。你有几十年的赚钱时间来从亲劳工的环境中受益。这可比2010年进入职场时的情况好多了,当时工资停滞,但资产已经贵得离谱。
随着金融压制的加剧,传统资产陷入困境,体系之外的替代资产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。几千年来,黄金一直是经典的通胀对冲工具和避风港。世界各地的央行已经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囤积黄金。比特币,作为数字黄金,提供了类似的作用,且具有更大的上涨潜力。两者在金融不稳定、货币贬值和地缘政治紧张的环境中,都能蓬勃发展。关于比特币,要明确一点:它正是为当下的这种时刻而创造的——当人们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动摇,政府为管理债务而采取愈发孤注一掷的措施时。当其他一切都在贬值时,比特币固定的供应量就极具吸引力。我预计比特币最终将达到100万美元,但这需要耐心。这绝不是一夜暴富的买卖。
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: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秩序的终结,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兴起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小的政策调整,而是一场对经济赢家和输家的根本性重新洗牌。未来,地缘政治风险只会越来越高,因为各国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,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“全球合作”。
几十年以来,资本主导劳动力,金融资产跑赢工资,华尔街对华盛顿发号施令。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!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劳动力重新获得影响力、工资增速超过资产回报、经济政策优先考虑工人而非投资者的时代。
这个转变不会一帆风顺,市场将会经历剧烈的下跌,通胀也会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持续更久。但在这场动荡之中,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。专注学习在新经济中能够获得高薪的技能,从估值过高的金融资产转向不相关的替代资产。为迎接一个以工资支票,而非投资组合作